提到建筑專業(yè),相信很多人對它的苦逼多少都有些了解:畫不完的圖紙,算不完的數(shù)據,做不完的模型……此外,諸如基地考察、拍照分析、掃描圖紙、描圖等等都是日常操作。
提到建筑專業(yè),相信很多人對它的苦逼多少都有些了解:畫不完的圖紙,算不完的數(shù)據,做不完的模型……此外,諸如基地考察、拍照分析、掃描圖紙、描圖等等都是日常操作。
不論你是學這個專業(yè),還是將來準備從事這個行業(yè),你要有的不光是專業(yè)知識、智慧、責任心,還得拼耐力、體力。
枯燥、辛苦是很多學生對這個專業(yè)的第一印象,但是只要堅持下來,你不但會發(fā)現(xiàn)其中的趣味,還能漸漸發(fā)覺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。
但是,小編這個行外人這么說沒有說服力,這不,本期ACG導師專訪,我們邀請到了嬌小可愛又逗比的Paula老師,跟大家分享她的建筑專業(yè)學習心得以及作品集方面的干貨建議。
Paula老師
碩士學位
墨爾本大學建筑學專業(yè)
學建筑很苦逼?
Q:您為什么會選擇去墨爾本大學讀研?考研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
A:在國內讀完本科后,了解到國外的建筑行業(yè)和建筑教育與國內側重點有所不同,很多國外院校都將建筑都歸在藝術大類,而不是工科,在設計和人文上傾注的更多。
之所以會選擇澳洲墨爾本大學,一方面是因為它有“最宜居城市”的名號,很吸引我。我一直覺得,讀書和生活分不開,能在宜居的地方學習想必很幸福。
另一方面是墨大的世界綜合類院校排名和專業(yè)排名相對來說都還不錯,資源也比較好。
“Q:學建筑是不是每天都要面對超多的數(shù)據?您是怎樣堅持下來的?
”A:其實這個專業(yè)沒有大家想的那么凄慘啦。用到的數(shù)據都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比如一般來說座椅高是450mm,兩人并行寬度最少要900mm,樓梯踏步寬度最少280mm,諸如此類。
這些數(shù)據,有些是設計規(guī)范寫的,有些是自己量的,日積月累,印在自己的腦海里,所以學建筑的人對空間尺度會更加敏感。
我認為真正的堅持,其實就是日常的點滴累積,一點點加深對尺度的認識,才能達到水滴石穿的效果。
Q:您有崇拜的建筑大師嗎?為什么會崇拜他?
”A:我其實有蠻多喜歡的建筑大師,一定要選的話那就是彼得卒姆托。在浮躁的現(xiàn)代社會能建出有沉淀的建筑真的很不容易。
他的建筑大多都帶有情緒和氛圍atmosphere,只看照片也很有空間帶入感,讓人透過照片感受到空間的光線,材質,觸感,氛圍。盡管他相比其他大師并不高產,但是件件能夠直擊心靈。
中西方在建筑專業(yè)的教學上有何不同?
“Q:您認為國外在這個專業(yè)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上,與國內有哪些不同?
”A:從帶學生的經驗來看,國內課程會給學生設計思維上更多限制,比如資金、比如落地性等等。
而國外在建筑專業(yè)的教學上,很多導師都會鼓勵學生做超前、大主題的項目,不會用實際落地項目的條條框框去約束學生。記得我的導師就跟我說過“沒有預算的項目學生時代不做什么時候做呢?”這就是中西方最大的差別。
“Q:您認為想要學好建筑學,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?
”A:我認為是自學能力。雖然一個老師說出讓學生自學好像有點搞笑,但是確實是這樣。建筑行業(yè)日新月異,理念、材料、輔助的軟件等等都在不斷更新,老師能引導的只是設計思維。而學生,也總有離開老師,獨當一面的時候。所謂“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?!边@句老掉牙的話在建筑上非常適用。
對建筑專業(yè)的學生有哪些建議?
“Q:建筑專業(yè)的學生在作品集制作的方面最容易出現(xiàn)哪些問題?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?
”A:從我的教學經驗來看,學生最容易出現(xiàn)的問題就是時間規(guī)劃不當。很多學生列的時間表,最終都因為種種原因執(zhí)行不下去,導致真實進度永遠比計劃慢。
所以學生需要預留出更多的時間,不要把自己逼的手忙腳亂。盡量讓自己在相對輕松的情緒、寬松的氛圍下做設計,這樣往往會更容易獲得靈感。
當然,這并不是說我們要一味地追求輕松,適當?shù)膲毫途o迫感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“Q:對于準備跨專業(yè)學習建筑專業(yè)的學生,您有什么建議嗎?他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?
”A:對于想要轉學建筑專業(yè)的學生,我覺得在決定轉專業(yè)之前一定要對建筑學到底學什么,未來的職業(yè)規(guī)劃是什么……有一個清楚的認識。建筑專業(yè)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,能想象自己置身在特定空間里的感受。
除此之外,如果你是真的特別喜歡建筑專業(yè),那就努力去做吧!
“Q:建筑學包羅萬象,學生除了要學好本專業(yè)的知識,還應該多去拓展哪些方面的知識呢?
”A:我認為設計都是相通的,靈感往往會從其它非建筑領域迸發(fā)出來。比如服裝設計就會從建筑上提取元素,那反之亦然。
所以不要因為忙而拒絕接觸其它領域。條件允許的話就到處走走,旅旅游、看看展、讀讀書,說不定今天的所見所聞以后就會成為某個項目的概念。
自我提升沒有捷徑,就是日積月累,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以后都會體現(xiàn)出來。
Q:對于即將出國學習建筑學的學生,您有什么建議嗎?
”A:建筑是一個特別不適合閉門造車的專業(yè),很多學生剛出國的時候因為環(huán)境陌生、也沒有熟悉的同學朋友,所以就自己在家搞設計,不跟其它人討論。
但是,因為上課獲得feedback的時間很有限,加上語言又多少有些障礙,跟tutor交流的時間也會壓縮。所以一學期累積下來,local的同學獲得100條建議,很多中國學生只獲得30條,這樣最后方案的完成度自然會有差異。
同學們要勇于說出自己的困難,這樣別人才能更好地幫助你。其次,一定要懂得最大化的利用資源。多跟同學和老師交流項目和日常想法,了解圖書館的一切實體和在線資源,了解學校提供的一切workshop等等。